法恩莎衛(wèi)浴品牌內(nèi)涵源于意大利法恩莎藝術(shù)文化的沉淀,法恩莎小鎮(zhèn)上的名勝、建筑、居民生活等都是歷史文化的緘秘沉積。這一站是感受法恩莎小鎮(zhèn)名勝遺跡帶來盎然的藝術(shù)氣息。
意大利法恩莎不僅是羅馬尼亞最美麗的藝術(shù)之都,還是一座古意盎然歷史文化遺城。早中世紀的時候,當時的意大利各城邦紛紛將已修建的柱廊拆除,而法恩莎則反其道而行之,規(guī)定將私有建筑改建為柱廊,這樣冬天可以御寒,夏天防止陽光暴曬,人們即可以在光線充足的柱廊下干活,也可以休閑地喝茶聊天,幾百年來,柱廊早已成為法恩莎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正因有陽光,門廊將變得異常美妙起來,光線透過廊柱,透亮地照在大門的一角,陶磚的、浮雕的、大理石的門框,在陽光下顯得精致起來。
法恩莎小鎮(zhèn)人民生活
法恩莎只是一個小城,建筑也不高,雖沒有巴黎夢幻之都的風韻,但敦實的歷史感營造出的神秘素養(yǎng)可使人沉浸其中。這里建筑的外墻色彩猶如莫蘭迪油畫色彩的調(diào)子,土紅的、黃灰的、紫灰的,那些鮮明的顏色組合在一起,是很強烈的,但感覺卻又是淡雅的,特別是承受著早上的陽光,那種透明令人愉悅。在它的市中心有的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宮殿與廣場。
1.大教堂Cathedral at Faenza
法恩莎主教堂Cathedral at Faenza,1474年始建,作為整個城鎮(zhèn)建筑代表之一的大教堂——這是極具歷史意義及藝術(shù)價值的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shù)珍品,并且在教堂中還有圣徒埃米利亞諾(Sant’Emiliano)(1464年)、圣徒特倫斯(San Terenzio)(1462年)和圣徒薩維諾(San Savino)(1468年)的雕像。
法恩莎主教堂
2.國際陶器博物館MIC
著名的法恩莎國際陶器博物館MIC(Museo Internazionale delle Ceramiche),并被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命名為“見證文化和平的紀念碑”
該館在1908年由Gaetano Ballardini創(chuàng)立。它是由1908年法恩莎博覽會陶藝展發(fā)展而成,該博覽會是為紀念發(fā)明氣壓計的科學家托里切利誕辰300周年而舉辦。展覽地點在San Maglorio修道院舊址,博物館后來在此落成。展覽展出意大利和歐洲許多制造商出品的陶瓷和一些私人收藏的古代陶器。博覽會結(jié)束后,參展者捐贈的作品構(gòu)成了國際陶瓷博物館最初的收藏。眾多的意大利和國外知名人士的資助為博物館的成功起飛鋪平了道路。
法恩莎國際陶器博物館MIC
各國陶瓷器皿陳列展的展品是博物館最初的收藏,后陸續(xù)又收藏了意大利陶瓷樣品和意大利健在陶藝家的作品,令人贊嘆不已。這部分藏品在1926年被納入現(xiàn)代意大利陶瓷的永久陳列展覽中。
![美家網(wǎng)的微信公眾號二維碼](/static/images/qrcode_for_gh_b93fc7ecb945_128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