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據九正建材網了解《杭州街頭冒出很多紅木家具店》,這些打著“清倉”旗號半價銷售的紅木家具,看似很誘人,實則有很多“貓膩”。事實上,在紅木家具行情不好的時候,廣州、上海、北京等地經常密集出現(xiàn)類似的門店,使得清倉、拋售等行為看上去合情合理。
眼下正值紅木家具行情低迷。經過去年價格大漲,今年大部分紅木家具都陷入“曲高和寡”的境地。據東陽紅木家具協(xié)會秘書長曹益民了解,去年年底至今,紅木家具行業(yè)的銷售額整體下滑了三到五成,江蘇、浙江和福建等地都有不少中小紅木商倒閉。
杭州東方家私城去年有4家紅木店,今年只剩下3家,其中兩家正在搞促銷,有六七折。不過即使這樣,店里也幾乎沒有客人。有的店不得不把店里的大部分燈關掉,以節(jié)省成本。緊鄰東方家私城的歐亞達有紅木專區(qū),雖然多數(shù)門店背靠有實力的廠家,但同樣受到了低迷行情的沖擊。一位市場管理人員透露,紅木專區(qū)除了正常營業(yè)的外,門店有三種狀態(tài),“第一種是干不下去轉讓的,前年開始出現(xiàn)。”第二種是收縮店面,將原先的大場地分給其他廠家以節(jié)省成本。第三種是店還開著,不過基本沒人經營,老板和營業(yè)員偶爾來一下。“可能覺得沒生意坐在這也沒意思,只是讓我們幫忙開下門。”管理人員說。
遠在千里之外的福建仙游,是國內高端紅木家具的主要產地。當?shù)匾晃患t木商透露,現(xiàn)在仙游紅木家具交易已十分冷清,原先熱鬧非凡的仙游博覽城和壩下一條街幾乎沒有客流,很多紅木商干脆關門歇業(yè)。
作為收藏品,紅木家具的走勢向來和宏觀經濟形勢以及消費大環(huán)境有關。不過這輪紅木家具的走勢和去年的原木炒作關系更大。
去年6月份,《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將33種紅木樹種中的7種列入管制物種,大幅提高了貿易門檻。這一公約直接引發(fā)了相關木材的漲價潮。常用的家具原料老撾大紅酸枝身價幾乎翻番,一度達到30萬元一噸。作為替代木材的緬甸黃花梨,身價則翻了四五倍。在木材價格上漲最瘋狂的時候,東陽很多人參與了木材囤積,一些小老板和工薪階層也恨不得買幾根木頭放在家里。也是在那段時間,福建仙游出現(xiàn)了很多新進入的紅木廠商。徐樂在距離仙游不遠的莆田從事紅木生意,令他印象深刻的是,莆田當?shù)氐哪竟け桓邇r挖到仙游,“在我們這邊日薪才120元,到仙游能達到280元。”
同樣是原產地控制原料開采,減少出口數(shù)量,紅木家具的遭遇很容易讓人想到翡翠。事實上,同翡翠一樣,紅木家具現(xiàn)在也陷入到了“面粉貴過面包”的奇怪境地。
一方面木材價格和人工成本幾乎每年都在上漲,紅木商賣掉一套家具就意味著要花更多錢才能做出下一套。另一方面,成品價格的持續(xù)上漲給終端銷售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就以今年來說,持續(xù)低迷已經成為壓垮一些中小紅木廠商的最后一根稻草。
前不久,徐先生從仙游買了一套紅木家具。一位行家朋友告訴他,按照這個價格廠家要虧錢。相反,徐樂的紅木手串生意卻好于去年。“說明現(xiàn)在大家對紅木的認可度在提升,關鍵還是價格能否承受。”他說。
在各地放開房產限購政策的背景下,很多商家都看好接下來的“金九銀十”。那么現(xiàn)在是否是抄底紅木家具的好時機呢?對這一問題,徐紅良沒有直接給出答案。在他看來,紅木家具很難說清楚“高點”和“低點”。只是從原料的角度來講,紅木成材需要幾十上百年的時間,好木材確實是稀缺資源。好工和好料注定了價格不會便宜,即使行情不好也不會大降價。俗話說‘買的沒有賣的精’,消費者不能光顧著貪便宜。
![美家網的微信公眾號二維碼](/static/images/qrcode_for_gh_b93fc7ecb945_128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