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南一家瓷磚品牌店近日打出了“西班牙進口瓷磚大清倉”的告示,不想引起一場消費風波。店長陳菲告訴記者,“我們正在對瓷磚款式做更新換代,店里銷售的一般瓷磚都打6-7折,現在為了大批清貨,上萬塊的進口瓷磚都是3折起售”。
進口瓷磚竟然3折甩賣
這家店的清倉之舉,卻令消費者大感不滿,前幾月選購了進口磚的消費者還特意趕到店里,要求店長“按折后價給予差價補償”。還有的消費者干脆對這家店的進口磚提出“身份質疑”,“以前就是借洋名字高價賣,現在不補我們差價可不行!”
市場事件:進口瓷磚打折引發(fā)“身份質疑”
這家進口磚門店負責人陳菲表示,自己要清倉的這批瓷磚為西班牙進口的釉面瓷質仿古地磚,質量上乘、款式多樣,尺寸有600mm×600mm、450mm×450mm、300mm×300mm等規(guī)格,折后價為25-45元/片。另有一批配套的樹脂腰線,折后價為10-30元/片。但是,由于這批庫存的瓷磚量有限,在款式、花色的挑選上,要看數量才能下定,因此銷售商對這一批尾貨采取了“限時清倉打折”的特惠政策。
“剛剛發(fā)出告示一天,就有一些感興趣的朋友來店里挑選,沒想到,剛剛在我們這兒買過瓷磚、衛(wèi)浴的老業(yè)主也知道了,就要求按前期銷售數量補他們差價。”陳店長感到很無奈,不過在采訪中,揚子晚報記者也發(fā)現,“補差價”在業(yè)內其實是行規(guī),并不苛刻。
一位業(yè)主馮女士告訴記者,她近來在家居賣場發(fā)現,有近半數以上的品牌瓷磚店都打出了“年度最低價”的促銷優(yōu)惠,還有許多店家明確告知消費者,“萬一后面出現調價,將按照目前的‘最低價’補償消費者。”另有“索補”業(yè)主表示,進口瓷磚售價動輒每平方米幾百元,如果打3折,只有幾十元一平米,按照一個客廳20平米計算,一筆單子就賺數千元,當中巨大的差價,就是商家暴利,“說不定這家瓷磚就是國產貨,原先就不值那么貴!”
南京建材協會一位瓷磚代理商表示,這家瓷磚店清倉出售折扣確實比較大,很可能與某些花色或尺寸“斷碼”有關,加上今年改善住房消費受到抑制,往年倍受消費青睞的歐式磚、地中;ㄉu、田園(田園裝修效果圖)磚都受到一定影響,市場不景氣,也導致了進口磚“不得不”壓縮利潤、搶抓市場份額的無奈跌價。
業(yè)界披露:國產瓷磚熱衷穿“洋外套”
對于進口磚的大幅跌價,業(yè)界的觀點也不盡相同。揚子晚報記者在采訪中發(fā)現,不少業(yè)內同行也對進口磚的亂象,提出了質疑聲音。“消費者如果要買進口貨,價格實不實另說,貨真不真才是重點,要是花了大錢卻買到‘偽進口’,才最讓人糟心。”業(yè)內許多代理商透露,進口瓷磚確實存在身份之謎。
業(yè)內人士提醒消費者,某些國內商家或個人到國外注冊公司,或找國外友人幫忙注冊,當他們拿到國外“身份證”后,就開始從國內找代工,并大量進貨,做著“進口瓷磚”生意。
如果瓷磚穿上“洋外套”,身價立刻翻倍。據業(yè)內人士分析,有些國家在公司注冊問題上的管理并不嚴格,除了身份審核較松外,注冊資金也不高,這也是眾多國內商家傾向于走這條路的原因之一。
還有的品牌瓷磚店內,有來自多個產地、多個品牌的產品,消費者購買時,如果不打起十二分精神,還真鬧不清,哪個是進口的,哪個是國產的。記者在一家叫“特麗莎”的整體家具店內,聲稱想買進口磚,銷售人員立刻表示,店里意大利、澳大利亞的磚都有,品牌多、種類多,當記者繼續(xù)詢問具體品牌時,銷售人員隨口說出了幾個從未聽過的外文名稱。
選購提醒:買任何產地的瓷磚都要關注質保
業(yè)內人士表示,國產瓷磚披“洋外衣”的現象的確存在,但多數國外公司對品牌信譽較為看重,又擔心代理權的買賣將會為自己惹來麻煩。因此,這種現象在國內并不多見,即使有,也是國外一些小瓷磚品牌所為。即便有的瓷磚產品果真為進口貨,但因一些國內買家會到國外小市場中進貨,通常這些磚存在花色雜而無序、產品數量少、售后沒有保障等弱點,消費者一定要謹慎對待。
另外,一些進口磚無論花色還是款式設計,都引領時尚潮流,有些商家利用消費者追求時尚的心理,制作出一些仿進口品牌款式的瓷磚,售價也只有真正進口瓷磚的一半或三分之一,有些消費者圖便宜買下這種仿制品,卻得不到品牌的服務及質量保證。
![美家網的微信公眾號二維碼](/static/images/qrcode_for_gh_b93fc7ecb945_128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