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重大節(jié)點,在全國各終端建材市場的經銷商大多會聘請臨時促銷員發(fā)傳單,拉攏顧客進店參觀和消費。出于成本和工作積極性等方面的考慮,往往會聘請在校大學生擔任臨時促銷員,有時也會聘請社會上一些兼職人員。然而,近日筆者在走訪重慶終端市場的時候,發(fā)現(xiàn)有個小孩也在發(fā)傳單,他看著市場內來來往往的人群,閃動著小眼睛,正在識別一些“準客戶”,他盡管外表看起來還帶著幾絲羞澀,但還是把傳單熟練地發(fā)到了客戶手中,不一會手里的傳單就發(fā)完了。這是誰家的孩子,這么小就開始“兼職”了?筆者拿起一份傳單一看——依諾陶瓷。難道是依諾陶瓷重慶經銷商戴總的孩子,或者是依諾陶瓷店內某個員工的孩子?懷著一顆好奇心,筆者尾隨他走進依諾陶瓷專賣店。
經過了解,小孩叫戴英濤,果然是戴總的孩子,現(xiàn)在還在上小學。周末或平常放假、學習不是特別忙的時候,戴總就鼓勵他發(fā)些傳單,希望磨練他的膽識和社會經歷,發(fā)一份傳單獎勵2毛錢,發(fā)了幾次后,英濤就自己主動要求發(fā)傳單了。筆者不禁感慨,福建人厲害啊,這么小就開始著手培養(yǎng)了。在全國陶瓷經銷商中,到處可以見到福建人的身影。只要提到陶瓷衛(wèi)浴,就不得不提到福建人,如今,市場主流品牌大多數(shù)掌握在福建人手里,在建陶市場舉足輕重,擔當著終端建材市場的中堅力量。而且,他們大多數(shù)都比較年輕,大多在三十來歲,這么年輕就開始掌舵家族企業(yè),他們憑的是什么?筆者在陶瓷企業(yè)工作期間,曾有幸接觸一些福建老板,筆者認為,當今陶瓷市場格局已經形成,建陶行業(yè)已經過原始積累的生長期,目前進入品牌細分相對成熟的時期,能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殺出自己的一條血路,并且在競爭中逐步穩(wěn)中有升的福建人,到底有著怎樣的特性?
一、敢闖敢拼。愛拼才會贏,哪里有市場,就在哪里安家。福建人舍得背井離鄉(xiāng),十多歲就跟隨家族成員離開家鄉(xiāng),分散到全國各地,筆者認識一位在新疆做陶瓷的福建經銷商,目前不到三十五歲,在烏魯木齊已經經營起超過兩千方的陶瓷展廳,十多歲就離開了莆田,在新疆一做就是十多年,如今,老婆孩子都搬到了新疆。重慶依諾陶瓷戴總16歲就隨家族到青島做陶瓷生意,在青島沉淀了五年時間,2002年來到重慶,一只做到現(xiàn)在。
二、熱情待客,溫文爾雅。福建盛行茶文化,大多數(shù)福建人都喜歡喝綠茶。去拜訪他們,無論生意是否能談,他們都會泡上茶,熱情招待,邊喝茶邊聊天。待客熱情大方,即使生意上不能談妥,他們也會給人一種好感,只要有空,隨時歡迎下次再來。筆者離開陶瓷企業(yè)后,突然有一天收到拜訪過的一個曾經洽談但是沒有達成合作意向的福建大客戶發(fā)來的短信,雖然僅僅是一個短信,但是里邊飽含關注,一股熱流立時涌上心田。
三、比較低調,少說多做。少說多做,注重實干。他們自己很不喜歡侃談,也不太喜歡夸夸其談的人,對那種光說不干的“天橋把式”,更是看不慣。絕大部分福建人不喜歡空談,他們比較沉默,話不多,顯得“內秀”,一般不愿意在公眾場合眉飛色舞地表露自己,所以也難以成為聚會的焦點人物。跟福建人交往,剛開始也許會覺得“淡漠”或者“不夠熱情”,其實福建人不是這樣,他們雖話不多,但他在實實在在的注意你,認識你,相互有了了解,彼此感覺投緣,感情自然就深了,這時你會對“君子之交淡如水”這句古話別有一番感觸。
四、比較含蓄,不怎么喝酒。在酒桌上,福建人勸酒也不那么兇,能喝的,自覺多喝,不能喝的,別人也不會硬灌。彼此熟悉的朋友,邊喝邊聊,能者多喝,不生勸硬灌,卻有身心輕松,怡然自得之感。筆者又一次拜訪一位福建客戶,恰巧他有一些朋友過來,邊拉著一起吃飯,飯桌上朋友聚餐肯定少不了酒,但是福建客戶喝酒一直都很隨意,可能朋友們都習慣了,盡管其他朋友都喝得很盡興,但是沒有人對他硬灌硬勸。
五、做生意精明,松弛有度。福建人表面不動聲色,雖言語不多,但心如明鏡,內心深處自有他們的價值判斷與行動指針。他們頭腦聰明,砍價相當厲害。和福建老板洽談品牌合作,即使他們對這個品牌非常期待,也不會表現(xiàn)出強烈的欲望,他們會等待你一步步放寬合作條件,直到他感覺你把底都露出來了,他會主動和你洽談合作事宜,并且迅速作出行動和計劃。 (鄧雍)
![美家網的微信公眾號二維碼](/static/images/qrcode_for_gh_b93fc7ecb945_128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