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水頭一石材公司,資金鏈斷裂,無法支付65名工人94萬多元的工資,若是將公司的設備全部拍賣,也只能償還一小部分。南安法院面對這一看似無法圓滿解決的問題,采用“放水養(yǎng)魚”的做法,說服供貨商繼續(xù)供貨,讓該公司恢復生產(chǎn),分批歸還工人欠款,起到一舉兩得的效果。
前日下午4點多,四五十名工人,在水頭的這家石材公司內(nèi),手上數(shù)著錢,心里樂開了花。
四川的李師傅和妻子,都在該石材廠打工,從去年9月開始,夫妻倆就開始領不到工資。后來,李師傅和妻子辭職,到水頭蟠龍的一家石材廠打工。前日上午,得知法院的工作人員幫他們協(xié)調(diào),可拿到部分工資,兩口子喜出望外。前日下午,請假趕到現(xiàn)場領錢。
據(jù)統(tǒng)計,該公司拖欠的65名工人的工資,已有42人到場領取被欠工資的20%。法院的工作人員表示,沒有到場的工人,可以帶著身份證到南安市法院領取,也可留下本人賬號,工作人員會將工資轉(zhuǎn)到卡上。
據(jù)介紹,今年7月左右,該公司由于資金鏈斷裂,無法支付工人的94萬多元工資。工人們申請了勞動仲裁,裁決書生效后,向市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zhí)行。
“該公司只是資金出了問題,并且還有幾筆單未做。”法院的工作人員說,拍賣設備只能籌到10多萬元,根本不夠償還工資,如果讓他們繼續(xù)生產(chǎn),則工人不會下崗,也能夠如數(shù)拿到自己的工資。于是,法院采取“放水養(yǎng)魚”的策略,向有關單位籌了近19萬元,先發(fā)放20%工資。幫該公司找到新的場地,讓該公司繼續(xù)生產(chǎn),以償還欠款。而該公司,須在今年10月30日前,償付被欠工人工資20萬元,隨后每個月償付10萬元,直至欠款全部清償為止。若該公司未能履行這一做法,則仍將拍賣其設備,并優(yōu)先償還法院幫忙籌借的款項。
主播有話
說到法院,給人更多的是威嚴、嚴謹?shù)挠∠。而今天的南安法院給我的印象卻多了人性。
如果,政府部門能夠多向南安法院學習,學會“放水養(yǎng)魚”,更多的是當一個公婆的角色。遇到市民投訴時,能夠替雙方多想想,找到萬全之策,而非只是用執(zhí)法權。
![美家網(wǎng)的微信公眾號二維碼](/static/images/qrcode_for_gh_b93fc7ecb945_128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