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累于嚴格的宏觀調控政策,房地產下游的家居建材行業(yè)早已“入冬”,但盈利不濟并不意味著它們會收縮規(guī)模。相反,以家裝建材為主的零售賣場仍然在不斷加快擴張步伐。同時,外資家居零售商也沒有放棄中國市場。
普陷虧損
眼下,雖然各大家居建材賣場已展開諸如促銷、降租、電商等多重渠道突圍,但仍然掩蓋不了慘淡的行業(yè)現狀。國美電器原董事局主席陳曉投資的名巢靚家上海旗艦店就在開張半年后關閉。
外資建材商更是敗走中國。以全球最大的家裝用品零售商家得寶公司(HD)為例,已經關閉多家賣場。百安居同樣未能“幸免”。最高峰時在中國曾開出60多家店,兩年后卻關掉了20多家店,其余門店在面積上也有所縮減,在中國市場也連續(xù)多年虧損。盈利狀況不佳是百安居收縮的最大原因。
賣場過剩
值得玩味的是,淡季之下,家居建材賣場擴張的步伐絲毫未減。
紅星美凱龍就是業(yè)內當之無愧的“擴張王”,如今已達到百MALL的規(guī)模,并放出豪言稱,在2020年要達到全國200家MALL。
近幾年,家居建材賣場擴張步伐的速度前所未有。全國家居賣場總面積已超過4000萬平方米。統(tǒng)計顯示,單在上海,就有約120家家居賣場門店。按1萬平方米年銷售1億元計算,目前國內市場年銷售2000億元,也就是說,只有2000萬平方米的賣場就足夠了,這意味著有將近50%的賣場過剩。
一位本土建材賣場的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虧錢也得擴張,因為只有開店才能提高一點租金。”
擴張背后,市場需求減弱,門店效益猛降,為何這些連鎖賣場還要硬著頭皮擴張?
![美家網的微信公眾號二維碼](/static/images/qrcode_for_gh_b93fc7ecb945_128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