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7日1時,正值春節(jié)過后的首個運輸高峰期,銀川開往上海的K359次列車擁擠熙攘的硬座6號車廂,忙碌完工作的司先忠一屁股坐到辦公席椅子上,囫圇地把已經(jīng)泡成一團的夜宵面條往嘴里送。
“快來人呀,有人暈倒了。”車廂里突然傳出一陣嘈雜。司先忠來不及放下手中的筷子,艱難地擠過過道上的人群,看見旅客高鵬已經(jīng)失去意識歪倒在過道上,四肢在不停的抽搐,口吐白沫。
接受過“紅十字”救護員培訓的司先忠意識到情況緊急,旅客生命危在旦夕。司先忠果斷而又迅速展開施救,他一邊用對講機向列車長匯報情況請求廣播尋找醫(yī)生,一邊試圖用手掰開高鵬的嘴,準備把手里筷子放進去,防止高鵬在抽搐時咬傷自己的舌頭。
不料,高鵬沒咬到筷子,反而一口死死咬住司先忠的右手食指。一時間,一粒粒汗珠從司先忠臉龐、額頭劃過,鉆心的疼痛讓司先忠牙齒緊咬、眉頭皺到了一塊。
司先忠來不及喊疼,迅速用另一只手緊緊掐住高鵬的人中穴,以便讓高俊鵬恢復意識。而此時列車廣播也播出了尋找醫(yī)生的通知,寂靜的夜色中,飛馳的列車上,廣播員焦急的聲音在車廂內回蕩……
時間一分一秒的走過,大家都在渴望醫(yī)生的到來,而此時高鵬嘴里的手指已經(jīng)微微滲出了淡淡的血,眼尖的旅客立即勸說道:“同志,先把手指拿出來吧,這樣太危險了!”司先忠輕輕地搖了搖頭,用顫抖著的左手衣袖為高鵬擦著額頭的汗。
正在這緊急時刻,聞訊趕來了的寧夏醫(yī)學院的醫(yī)生,及時采用更專業(yè)的手段為旅客治療。此時距旅客發(fā)病已整整過去5分鐘。
看到仍緊緊抱住病人的司先忠,醫(yī)生欣慰地說,“幸好之前有你在。發(fā)生這樣的情況,最開始的4--7分鐘被稱為‘黃金’救助時間,抓住這短短幾分鐘,往往能改變事件的結果。”
1時07分,高鵬抽搐的身體終于慢慢地舒展下來,意識一點一點開始恢復。司先忠慢慢地把已經(jīng)出血的手指抽出來,周圍旅客發(fā)出了由衷地稱贊聲。(伍策 李麗霞 杜鐵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