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拿到新房鑰匙的時候就覺得大事已經(jīng)完成了,房子隨便裝修一下就行,這種想法是萬萬不能要的。打個比喻,空房子相當于人體的骨架,而裝修就相當于人體內(nèi)的各個器官,只有每個器官功能良好,人們才會覺得健康、舒服。同理,只有裝修得當,才能住的更舒心。
![](http://www.emuleland.net/uploads/allimg/140519/5525_140519110920_1.jpg)
但是由于裝修行業(yè)門檻低,裝飾公司中存在很多沒有資質(zhì)的裝飾公司,這些裝飾公司大多存在著貓膩和陷阱,讓很多人談“裝”色變,裝修陷阱引起了裝修信任危機,使得老百姓對裝修的信任感大大下降,重塑裝修信任刻不容緩。本文通過解析裝修過程中的各種陷阱,讓您在裝修的過程中避免裝修陷阱,明明白白消費。
選擇裝修游擊隊,麻煩事不斷
有的消費者認為,身邊有不少同事、親朋好友裝修過,能提供經(jīng)驗,少花冤枉錢。殊不知,裝修工程中的“貓膩”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簡單,稍不留神就會落入“裝修陷阱”。家住李滄區(qū)的王先生經(jīng)朋友介紹選擇了一家裝飾公司,王先生介紹,房子裝修完住進去半年左右墻體就開始發(fā)霉,現(xiàn)在根本沒辦法住,廚房、廁所到處跑水。“朋友介紹的熟人來做的裝修,本想著圖個省事、省錢,現(xiàn)在倒好,不僅沒省,還多花了不少錢”。王先生苦惱的說。
“我家90平方米的面積,沒有一塊瓷磚貼平整了,到處凹凸不平。”王先生說,后來才知道原來是裝修游擊隊。“返工后的效果也不夠理想,地磚縫隙很大,幾乎能掃進灰。”問題出現(xiàn)后,王先生四處尋找負責人,但終無結(jié)果。“當時推薦的朋友也聯(lián)系不上他 ,人間蒸發(fā)一樣。”而更為無奈的是,王先生找出當初簽訂的票據(jù)發(fā)現(xiàn),雙方并未簽訂正式合同,只是開了一個簡單的票據(jù),上面絲毫未提及裝修人工費字樣。如此一來,即便是找到了裝修游擊隊負責人,也難免陷入“死無對證”的麻煩。
據(jù)了解,王先生家全房裝修僅花費不到5萬元,“熟人”和“便宜”是吳先生執(zhí)意選擇裝修游擊隊的初衷。然而不靠譜的裝修質(zhì)量,讓其直呼后悔,“現(xiàn)在看來,相當于要重新裝修了,費錢不說,還麻煩得很,當初真應該選擇正規(guī)裝修公司。”
裝修貓膩多,信任感缺失
裝修選擇裝修公司不僅省事、省心,也是出于對裝修公司的信任,但是很多不正規(guī)的裝飾公司為了謀取高額利潤,在合同條款以及設(shè)計方面埋藏很多陷阱,讓消費者防不勝防,也讓消費者對裝飾公司
的信任感大大下降,以至于每每提到“裝修”都感嘆貓膩太多,水太深。
貓膩一:合同中的裝飾材料往往含糊其辭
有些合同里,裝修公司對材料寫得含糊其辭,實際裝修時,可能用假冒偽劣的材料。當業(yè)主追究時,裝修公司便拿出當初的合同,稱業(yè)主沒有指定材料品牌。一旦業(yè)主要求使用高品質(zhì)、環(huán)保的裝修材料,裝修公司便會要求加價。有的裝修公司還在合同中注明,裝修中如原品牌材料沒貨時,乙方裝修公司可臨時更換相同型號的材料。但這個“同”,是同質(zhì)量的還是同類材料的,卻沒寫明。
貓膩二:采取拆分報價忽悠業(yè)主
為了賺錢,裝修公司總會絞盡腦汁,采取拆分報價的方式。本來很簡單的一個衣櫥,只要報出總價就可以了,但是精明的裝修公司則不然,需要多少木板,多少油漆,多少人工,隨后加在一起。這樣一來就比總體報價高出了許多。據(jù)裝飾公司人員透露:“比如油漆工,他可以一氣呵成地把家裝中墻面、衣櫥 、儲物柜等所有的油漆刷下來,但若拆開算,衣柜的油漆要等干了再刷第二遍、第三遍,墻面要連刷三四遍。
貓膩三:“正規(guī)軍”實為“游擊隊”
眼下,許多裝修公司都看似擁有雄厚的施工力量,實則不然,很多裝修公司都是找到工程后,才四
處召集施工隊伍,租賃機械設(shè)備,然后略加包裝 ,看似雄厚的施工力量就有了。一般情況下,類似這樣的家庭裝修工程拉到生意后,就會直接轉(zhuǎn)包給合作的施工隊,然后從客戶付款中直接扣除管理費,剩余費用才能用于客戶的裝修項目。因此,轉(zhuǎn)包施工隊為了有利可圖,就得拉攏設(shè)計師誘導客戶加大投入,繼續(xù)對客戶層層盤剝。
![美家網(wǎng)的微信公眾號二維碼](/static/images/qrcode_for_gh_b93fc7ecb945_128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