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陶瓷磚吸水率檢測不合格的報道讓許多消費者開始關注“吸水率”,這個以前可能不知道的詞語,在購買瓷磚過程中也不常聽到的詞匯,實際和裝修質量有很大關系。
相關專家認為,瓷磚本身吸水率過高有可能產生脫落,而吸水率低的墻磚也容易因為鋪貼不當造成脫落。吸水率是指陶瓷產品對水有一定的吸附滲透能力,即陶瓷制品中的開口氣孔吸附水的質量與制品質量的百分比。
通俗地說,瓷磚吸水率就是將瓷磚放在水中充分吸水之后,所增加的水的質量與原干燥磚質量的比率。
吸水率低說明產品強度大、不易膨脹,具有較高的內在穩(wěn)定性。所以吸水率也成為人們評價陶瓷磚內在質量優(yōu)劣的重要指標。吸水率過高則容易引起坯體膨脹而開裂,進而導致墻磚脫落或者地磚產生空鼓。
瓷磚吸水率低被關注
近日,貴州省工商局對該省市場的陶瓷磚進行隨機抽樣,發(fā)現23批次不合格產品,其中4批次因為吸水率不合格,使用后有脫落的危險。吸水率高的瓷磚是因為坯材的密度較松,導致磚的品質不太好,容易產生開裂,貼在墻上就會有脫落的危險。
但吸水率低并不代表不會脫落,吸水率低的瓷磚因為坯材較硬,密度較高,粘貼上更易出現問題。陶瓷磚的鋪貼多用水泥沙漿,因為水泥漿液中所含的水,可以被瓷磚吸收進去并固化,進而形成瓷磚對于墻面的抓握力。
但隨著陶瓷磚越做越密實,吸水率越來越低,難以與水泥沙漿產生抓握力,即使當時貼上去時沒有一點空鼓,未來也難以避免有瓷磚脫落的可能。
施工不當易造成脫落
實際上,瓷磚的吸水率是產品重要的性能指標。吸水率不同,鋪貼的方法也不同。
據了解,在瓷磚產品的包裝說明中,都應該包含吸水率指標,并附有鋪貼方法建議;裝修公司在施工過程中,也會根據不同產品特性,采取不同的鋪貼方法。
如果鋪貼方法不當,很容易造成瓷磚脫落。目前裝修行業(yè)中,墻磚鋪貼有水泥砂漿粘貼法和薄貼法兩種。水泥砂漿粘貼法是較為普通的施工方法,即將瓷磚鋪貼前在水內浸泡一段時間,將水泥沙子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調試,抹在瓷磚后面鋪貼在墻上。
這種方法是傳統(tǒng)的施工方法,適合普通輕型磚、釉面磚;另一種方法是現在較為流行的薄貼法,即在鋪磚之前,須把墻面基層做找平處理,再用瓷磚粘貼劑將瓷磚粘貼在墻上,工藝更為復雜。
![美家網的微信公眾號二維碼](/static/images/qrcode_for_gh_b93fc7ecb945_128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