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上升,公共設(shè)施設(shè)置隨之往更高處走。商場、大型游樂場、酒店、餐廳、飛機場、火車站等地方的公共廁所也漸漸換成時尚漂亮的座式馬桶。但看似美妙的一切卻沒能得到民眾的歡心,因為一只腳——硬件接上了軌,可另外一只腳——軟件設(shè)施卻還在后頭,帶來了許多麻煩與尷尬。
在眾多的民意調(diào)查中,各路民眾大多數(shù)都表示“請賜我一個坑,想蹲!”但人到三急,沒坑只有桶,那就不到你選擇了。不過人類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雖然沒有坑,卻玩起了花式如廁,實在讓人大開眼界,嘆為觀止。要是能把這創(chuàng)造精神貢獻在科學領(lǐng)域,下一個諾貝爾不用說了!
花式一:
“享瘦”時刻,想想都有點小雞凍
其實想一想,馬桶跟坑比,多的不就只是高度么?將馬桶看作坑的水平上升,那么坑踩得,馬桶也踩得。平時一直喊瘦瘦瘦,就是要在這些關(guān)鍵時刻體現(xiàn)出來的。來預(yù)備唱!“跟著我,左腳右腳一個慢動作,右腳,左腳,慢動作重播~”蹲下!嗷嗷青春就是這么修煉出來了。
花式二:
大腿有力,小腿矯健,PP翹起來
眾所周知,談及我國,那么中華武術(shù)精髓必不可少。而扎馬步是許多門派的根基功夫,多少英雄好漢都是從小小的扎馬步練起!站馬步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練腿力,二是練內(nèi)功。是的,因此我們努力到連如廁也不放過,且緊貼練功目的:練腿,修內(nèi)(急)!腿腳張開,在馬桶兩側(cè)站穩(wěn),身體下蹲!好,堅持就是勝利!
這蹲的高度也講究,蹲得太高,血液易倒流,腦充血。〉椎锰,Oh No!水花濺到屁屁涼颼颼!這尺度,大家仔細把握哈!
花式三
紙紙紙紙紙紙紙,我也分不清我鋪了多少張紙
身為一個女生,出門不帶紙,肯定會被別人質(zhì)疑你是女生么?!是女生么?!
那么作為一個有素養(yǎng)的淑女,面對這公廁馬桶時,帶的紙巾就發(fā)揮巨大作用了。一層,兩層,半圈,一圈,把要接觸的可能接觸的團團圍起來!然后請優(yōu)雅地坐下,再盡情思考人生。
就你們屁事兒多!
雖然大部分的聲音說希望有坑而不是桶,但其實在國外大部分的國家是完全沒有蹲廁的,他們對于馬桶的接受度要比我們高得多。相關(guān)調(diào)查顯示,有43%的人會選擇直接坐在上面,任何措施也沒有采取。
那么我們公共地方到底為什么要設(shè)置馬桶而非蹲廁?同用公共馬桶真的會得病嗎?我們采取的花式如廁是否又都合適?
設(shè)置馬桶符合實際性需求
1、外觀時尚符合城市發(fā)展需求
現(xiàn)代的抽水馬桶是由英國人發(fā)明的,后來才傳入亞洲國家,目前馬桶在歐美、日韓等地普及率非常高。它的出現(xiàn)也人類讓如廁快速進入文明時代,評價一個地方的文明程度,只要看廁所就可以了。隨著現(xiàn)代化的進步,馬桶以其舒適、美觀、大方、干凈、衛(wèi)生等眾多優(yōu)勢擊敗傳統(tǒng)蹲便器,成為現(xiàn)代文明的代表。
目前眾多高檔場合如星級酒店、高檔寫字樓、高級食市等地都會按照建筑定位安裝馬桶,以求符合建筑整體形象。座便器的外形時尚美觀,可以和多種風格的裝修搭配,適合愛美的年輕人。而且馬桶蓋的存在,使用時能夠減少與空間直接接觸,有效阻隔,讓環(huán)境更干凈。
2、使用舒適,照顧各類人群需求
就使用體驗來說,馬桶明顯比蹲廁更為舒適,也更為人性化。特別對行動不便的老人、肥胖者、孕婦或者殘疾人來說,下蹲如廁不方便。因此公廁安裝馬桶,可以有效照顧群體需求,避免了因如廁時間太長雙腳發(fā)麻、壓迫靜脈等情況出現(xiàn),減少意外發(fā)生。
3、安裝便捷無需建臺階
由于座便器與蹲便器的構(gòu)造差異,蹲便器排水管以及主要構(gòu)造都是彎曲向下,而一般的建筑大廈衛(wèi)生間都沒有沉箱,安裝蹲廁必須安裝15~20厘米的臺階。若公廁安裝馬桶則無此麻煩,直接鋪好排水管道就可以安裝,對工程方施工而言更加方便快捷。而且,專家分析目前沖水馬桶在沖水力度方面要比蹲便器好,長期使用也不容易造成管道的阻塞。
雖然馬桶有著種種的優(yōu)點,但對于國民來說,對于公共地方眾人使用同一廁所,相互親密接觸表面,諸多憂慮其實扔擋在前面。
1、排便不暢,如廁延長易生痔瘡
有調(diào)查認為座便器讓如廁的姿勢很舒服,但容易造成排便不暢。人體工程學證明蹲便比坐便更容易用力。蹲坐時候雙腳離開地面的話,盲腸括約肌是很難用得上力的。由于使用座便器如廁不費力,很多人不自覺就延長如廁時間,易生痔瘡。
2、習慣難改,蹲馬桶導致公廁更臟亂
中國人習慣蹲廁,不適應(yīng)于用坐姿排便。因此在越來越多的公廁安裝馬桶的情況下,沒能享受該有的舒適,反而因為使用不習慣而凸顯出更多的陋習。騰訊網(wǎng)亞太家居調(diào)查顯示,90%以上的人都不愿意直接與公廁的馬桶親密接觸,于是一半以上的人嘗試過蹲在馬桶上面如廁。蹲馬桶直接造成馬桶圈臟得慘不忍睹,也極容易將贓物弄到馬桶外,而往往這些公共場合使用頻率太高無法頻繁清潔,于是安裝馬桶的公廁便更加臟亂差,讓人望而卻步。
3、各種親密接觸,容易傳播疾病
對于廣大民眾而言,公共場馬桶最大的缺點就是不衛(wèi)生。認為不管多干凈的馬桶,如何頻繁地清潔,這畢竟是公用的,相互不熟悉的人卻彼此通過馬桶表面親密接觸,實在不靠譜。
那么到底公共廁所馬桶接觸真的會得病嗎?
馬桶上存在許多肉眼無法看見的微生物:病毒、細菌、真菌或寄生蟲。比如,痢疾桿菌、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糞鏈球菌、白色念珠菌、衣原體、支原體、淋球菌等,因此:
讓人生畏的性病,幾乎不存在被傳染的可能
據(jù)武漢市普愛醫(yī)院皮膚科主任醫(yī)師徐慧珍介紹,像淋病、梅毒、尖銳濕疣等性病主要通過性行為這種直接接觸方式進行傳播,而且淋病、尖銳濕疣等性病的病原體喜歡在潮濕的環(huán)境中生存。公共場所不易保持環(huán)境清潔衛(wèi)生,一個患有性病的人用過馬桶之后,下一個再用的人在理論上就存在一定的風險性。但這需要同時符合幾個條件,才有可能被傳染,一、在人流密集的場所,有足夠多的致病微生物數(shù)量;二、馬桶在之前被性病或皮膚病患者使用過,留下分泌物;三、使用者皮膚本身出現(xiàn)破損而接觸了這些微生物,加上免疫力低下,就有可能患病。
武漢協(xié)和醫(yī)院皮膚性病科主任醫(yī)師馮愛平教授表示微生物病原體離開人體后在外界存活的能力比較低,如果馬桶圈能保持干燥、經(jīng)常消毒很容易殺滅。再加上皮膚有天然屏障作用,在身體健康、皮膚干燥清潔的情況下,幾乎不存在被傳染的可能,完全不必過度擔心。
真菌性皮膚病,共用馬桶傳染的可能性略大
如體癬、股癬、毛囊炎、癤腫等,不過徐慧珍強調(diào),這種可能性是建立在本身健康狀況不好、皮膚有破潰的基礎(chǔ)上。所以建議如果身體狀況不佳或皮膚本身破潰,盡量避免使用公共坐便馬桶,在可挑選的情況下,蹲廁比馬桶更為衛(wèi)生。沖馬桶的時候,盡量先蓋上再沖水,避免水霧飛濺而造成污染。此外不建議女性在使用過公共馬桶之后用一些濕紙巾擦洗外陰,其化學物質(zhì)會改變外陰環(huán)境,使外陰皮膚屏障功能受損反而容易導致病菌感染。
那是不是我們就可以花式如廁了呢?小編只能說,這更危險!
前面也談到,為了避免與公共馬桶的接觸,各路民眾是各憑本事盡出真招。但你可知其中或暗藏殺機!馬桶,也稱坐便器。顧名思義,是設(shè)計來給大家“坐”的,并不是“站”的。
馬桶的陶瓷體站立面積非常有限,承受力也是固定值,加上釉面滑溜,因此極易造成滑倒。我們都知道,馬桶為陶瓷制造,一旦破裂,便會形成大片尖銳的瓷片瓷塊。而發(fā)生摔倒時,我們因為本身的姿勢頓時失去重心垂直落下,受傷機率大大提高。鋒利的瓷片極易割傷身體,造成大失血。更有甚者,若是不小心割傷要害處,后果不堪設(shè)想。
或許有人說,那我扎馬步至少安全很多,其實不然。 “扎馬步”上廁所,易發(fā)生腳麻癥狀,也會不慎摔倒產(chǎn)生意外。且長期如此作為,更會使膝蓋承受巨大壓力,導致膝關(guān)節(jié)疼痛。
所以總結(jié)而談,當面對公共場所只有馬桶時,我們要適當而為。小編就給大家出出招,以便更好更干凈地解決三急。
1、便圈紙與消毒液。其實不少機場等比較高級的公共場所,廁所里面都會有專門的廁圈又或消毒液,我們可以運用好它們,從而給自己營造一個干凈的便便環(huán)境。若是沒有,我們也是可以日常自備便圈紙,就跟一片紙巾包裝大小,方便簡單。有的用完還可直接沖走,也可放進紙簍。
2、便前便后都得洗手。因為微生物可通過手傳染到身體的其他部位。與馬桶相比,人們其實更容易從門把手、水龍頭等地方接觸微生物。若雙手接觸了不潔微生物,再去拿紙巾,又或搓揉眼睛,可造成感染。
3、如廁前先沖水,如廁后蓋蓋再沖水。為了避免之前的使用者的不潔物仍殘留在馬桶中,我們可以在使用前先沖一次水。而如廁后先蓋上馬桶蓋再沖水,避免水霧帶著細菌飛濺,接觸到我們的身體,尤其是外露的傷口,極易造成污染。
公共馬桶是時代進步的一個象征,若是我們能夠文明用廁,不只方便了自己,更能照顧他人。
![美家網(wǎng)的微信公眾號二維碼](/static/images/qrcode_for_gh_b93fc7ecb945_128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