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房地產的下游行業(yè),集成吊頂行業(yè)的發(fā)展預制息息相關,當下的樓市雖整體泡沫,但一二線城市的房價仍在上漲,這對于以一二線城市為主要銷售市場的集成吊頂企業(yè)而言,是一個利好的消息,集成吊頂企業(yè)需持樂觀態(tài)度。
去庫存成必然
樓市“去庫存”是近期熱詞。先是11月10日,中央財經小組會上強調要“化解房地產庫存,促進房地產業(yè)持續(xù)發(fā)展”,隨后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以加快戶籍制度改革帶動住房、家電等消費”,再然后,《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修訂送審稿)》于前幾天公布,公積金信貸資產證券化提上議事日程。
必須說,樓市去庫存,應該是數年前就可預見,并在去年初就已開始的行動,到現在它依然是一個熱詞,只表明這本身就是一場持久戰(zhàn),房地產軟著陸需要數年時間。盡管去庫存形勢嚴峻,但從中央去年以來的政策來看,完全是從容不迫、盡在掌控的節(jié)奏,大招一個一個放,逐漸加碼,毫無手忙腳亂的跡象,說明這事離失控還很遙遠。
整體泡沫 一二線城市房價仍在上漲
觀察中國房地產,有幾點我們必須明白:1、整體雖有泡沫,但存結構性偏緊,一線城市和部分人口流入較多的二線城市房價仍在上漲;2、房地產雖是消費品,但有很強的金融屬性,跟經濟周期貨幣周期關系密切;3、房地產又是一種需求彈性很大的消費品,不像食品,你吃得少半餓著有損健康,吃多了營養(yǎng)富裕同樣有損健康,房子不一樣,你三口之家住80平也行,住18平也行,住800平也行,到底住多大,取決于你的收入,取決于你的富裕程度。
綜合以上三點,我們基本上可以判斷:當前房地產去庫存,與經濟形勢呈一種互相扶持或互相拆臺的關系。如果經濟形勢好,居民收入增長,房地產去庫存相對較容易(你在一線城市住著100平公寓,何妨在老家小鎮(zhèn)再買一套小樓,逢年過節(jié)回去小住),而房地產的去庫存本身,又倒過來促進經濟良性發(fā)展。如果經濟形勢不好,陷入債務通縮,大家爭相賣房還債,那么,連當前一線城市房價穩(wěn)中有升的形勢都會喪失,房地產硬著陸必將重創(chuàng)中國經濟。
這就是為什么保持宏觀經濟穩(wěn)定非常必要。隨著人民幣加入SDR,股市轉暖,國家經濟托底力度加碼,明年可能在財政政策上會更加積極,經濟增長勢頭良好,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去庫存,佐以充分有效的政策工具,房地產軟著陸完全可期。
房地產見底 中國經濟就會見底
當前樓市政策工具,大的方面主要有這么幾條:一是降息。人民幣利率正處在一個長期下降的通道之中,這是樓市去庫存最有利的大背景。二是貨幣化棚改。政府在市場上把房子買下來,提供給那些有需要的人。農民進城還有最后一站,“購”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別忘了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別忘了我們還有“共同富裕”的理念。三是住房抵押資產證券化,大家不要一提這個就想到美國的兩房,就想到美國次貸危機,這是兩碼事。美國房地產危機與它的零首付政策高度相關的,而中國從來沒有這回事,我們一直堅守20%~30%的首付,所以銀行把個人房產視為最優(yōu)質的業(yè)務。其他的如取消限購、降低首付比例,可騰挪的政策空間還有很多。
目前加碼樓市去庫存,是當前 “供給側改革”的一部分。把沉淀在樓市庫存的資金解放出來,給坐困愁城的中小房企一條活路,讓更多的資源訣別舊經濟,投身新經濟,既有利于促進經濟轉型,也有利于給虛胖的房地產業(yè)瘦身,房地產業(yè)將因此而更健康。
去年房地產投資還呈兩位數的增長,到現在,房地產的投資增速已下降到5%以下,雖然因此給中國經濟帶來巨大困難,但這也是免不了的一痛。到明年,如果房地產投資增速回落到2%~3%,房地產對整體經濟的拖累趨向緩和。只要房地產見底,中國經濟就會見底。
如此,反映在資本市場上,我們還有沒有必要對整個房地產板塊如此悲觀?雖然房地產業(yè)最輝煌的時期已經過去,但房地產業(yè)本身不會成為歷史,大浪淘沙,剩者為王,一些房地產龍頭企業(yè)將獲轉機?梢灶A見的是,明年某個時候,房地產板塊必有一波行情,并以此帶動金融板塊重心提升。而作為對實體經濟的提前反應,股指將會在相對高位,眺望經濟見底。
![美家網的微信公眾號二維碼](/static/images/qrcode_for_gh_b93fc7ecb945_128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