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9日~12日,“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簡稱AWE2016)在上海舉行。今年AWE的主角雖然沒有變化,但其主題已經明顯從傳統家電轉向了智能家居。在AWE的七個展館中,智能家居展館顯得格外熱鬧,其他六個展館的產品也與智能家居密切相關。智能家居行業(yè)的熱度不減,但其資本、市場卻顯黯淡,這種反差顯示出智能家居行業(yè)目前存在的一些隱憂。
標準不一
目前各大公司通信協議不共享、云端數據各自為政,限制了智能家居的發(fā)展。
由于標準不統一,通信協議又不共享,智能家居目前連簡單的互聯互通都成為一大難題,這對于用戶體驗智能家居產品帶來極大的不便。因為用戶一般是根據需求、喜好等因素購買多個品牌的智能產品,而不會因為智能系統購買單個品牌的產品。智能家居從業(yè)者黃鑒表示,如果用戶買到兩個競爭對手的產品,只能獨立運作,是無互聯互通可言的。
多種標準對于家電廠商來說,也會增加成本。華為消費者BG戰(zhàn)略合作總監(jiān)王琳表示,由于連接標準不統一,一個家電廠商為了提升產品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就會盡可能多的符合不同的連接標準,無形中增加投入。據透露,為了更好的和其他設備做連接,長虹每一臺電視都會增加幾十元的成本。
目前,大多數廠商傾向于無線連接,但藍牙和WiFi沒有通用標準,而且WiFi耗能較高。ZigBee雖然功耗低,采用Mesh網絡,擁有完整的協議,但是其缺點也十分明顯。TCL智能家居總經理王鋼透露,ZigBee已經更新到了3.0,沒有什么實質性的革新,無論是從覆蓋范圍、成本來看,還是從實際效果來看,皆不具備優(yōu)勢。
其實,互聯互通不只是單純的技術問題,因為沒有一家公司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也沒有一個用戶只購買一家公司的產品。斑點貓品牌總監(jiān)胡夷琛表示,目前各大公司通信協議不共享、云端數據各自為政,限制了智能家居的發(fā)展,所以為了打通障礙,建立行業(yè)標準顯得尤為重要。國家物聯網標準專家張俊認為,應該先建立智能家居行業(yè)的地方標準,然后逐漸推動國家標準的建立。例如,深圳的《智慧城市系列標準》已經開始試行,而且向海南、沈陽、上海等地推廣,有利于推動國家行業(yè)標準的建立。
![](http://www.emuleland.net/uploads/allimg/160322/16026_160322114616_1.jpg)
平臺混亂
目前這些智能家居平臺都相對封閉,都是以我為主的開放,平臺數據不愿意交換。
在AWE上,各個廠商都推出了自己的智能家居平臺,美的的M-Smart智慧家居系統、格蘭仕的G+智能平臺、海爾的U+智慧生活2.0等。目前這種平臺混戰(zhàn)局面并不利于智能家居行業(yè)的發(fā)展,如果用戶購買多個產品,就需要操控多個APP,這降低了智能家居產品的體驗感。
其實,巨頭早已布局智能家居平臺。國外,除了三星的SmartThings、蘋果的HomeKit,谷歌、亞馬遜也在積極布局智能家庭平臺。國內的BAT對智能家居平臺的打造也不遺余力,阿里的阿里云、騰訊的微信、百度的百度云都在接入各種智能家居產品。南京物聯公司技術市場總監(jiān)鄧永潮表示,這些互聯網公司的進入,有利于智能家居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滲透,推動物聯網的發(fā)展,給智能家居帶來大量流量,讓人們對智能家居有更多的了解。
王鋼認為,目前這些智能家居平臺都相對封閉,都是以我為主的開放,平臺數據不愿意交換,最為可笑的是,居然還有平臺要求以終端換終端的。其中,京東相對開放,阿里還是封閉,離真正的開放還很遠。
但是智能家居平臺最終還是以大公司為主導。ZigBee中國成員組技術組博士張宇寧表示,平臺將由大公司主導,而小公司主要做產品,小公司的影響力無法與大公司的相抗衡。例如,像BAT給用戶一點點補貼,用戶都會花大把精力盡量去爭取,這如果放到小公司是不可想象的,所以這些大公司在市場中憑借其碾壓性的影響力幾乎可以壓倒一切。
安全難解
為了降低安全風險,有些智能家居產品可以不聯網,僅使用本地網絡。
沒有安全就沒有智能家居,智能家居產品與安全密不可分,安全概念涉及開關、電器、傳感器、門鎖等。鄧永潮認為,智能家居產品不是玩具,不是隨時更換的產品,如果在行業(yè)初期不考慮的話,等行業(yè)成熟了會變成大麻煩。但國人更多關注金融和信息的安全,對家庭生活中的安全隱患不太注重,如何才能提高智能家居的安全性,將隱患扼殺在開始之前呢?
TI中國業(yè)務拓展經理姜輝認為,軟件加密耗時,可能被破解,所以可以通過硬件加密引擎對芯片底層加密,增加安全性。姜輝還指出,以前的WiFi版本欠安全,很容易讓連接的手機裸奔,相關數據容易被截獲,但WiFi4.2會有針對性地做一些規(guī)范,提升安全性。
此外,要保證安全,針對智能家居的云平臺也顯得尤為關鍵。云智易市場總監(jiān)戴筱倩表示,為了防止數據泄露,保護用戶隱私,云平臺安全級別會提升到網銀級別。同時,相關數據不捆綁在IaaS層上,把數據放在PaaS層上,更加靈活,可以根據情況隨時平滑遷移。
而且更為重要的是,為了降低安全風險,有些智能家居產品可以不聯網。張宇寧指出,不是所有的智能家居產品都需要聯網,除了娛樂部分產品需要聯網之外,功能類產品不需要遠程操控的,可以不聯網,使用本地網絡就可以了。
除了針對單個環(huán)節(jié)確保安全性之外,還有些廠商提出一套安全解決方案。王琳表示,華為去年推出的Hilink擁有五層安全保證,從賬號到控制,再到入網、傳輸、云端,都相應地設置安全關卡。例如,在傳輸安全方面,采用265位加密進行數據傳輸。
痛點缺失
現在智能家居產品大多是偽需求,如果要讓智能家居產品落地,必須抓住用戶痛點。
互聯網解決的是人與信息的交互,而物聯網解決的是人與信息、物的交互。胡夷琛表示,很多公司不了解物聯網要做什么,更不知道給用戶帶來什么,只是將產品簡單地連接,用戶當然不買單。
鄧永潮認為,現在智能家居產品大多是偽需求,如果要讓智能家居產品落地,必須抓住用戶痛點,讓用戶擁有好的體驗,擴大產品的影響力。但是用戶的痛點在哪里?
姜輝表示,雖然現在說不出用戶的痛點在哪里,但是市場的需求是永遠存在的,關鍵是需要一個像蘋果手機一樣的領導性產品出現,牽引整個智能家居產品發(fā)展,讓用戶主動去尋求體驗,而不是被動地去接受一個單品。目前點對點的單品更容易落地,可以培養(yǎng)用戶對智能硬件和智能家居的概念,有些有亮點的單品甚至可以帶動行業(yè)發(fā)展,培養(yǎng)用戶對智能家居認知。
但是單品無法代表智能家居的全貌,張俊認為,智慧家庭是半成品,必須事先安裝,而不是事后補充,所以智能家居公司可以和家裝、房地產公司合作,將智能家居產品推向市場前端。
智能家居從業(yè)者黃鑒透露,他們會定期舉行線下活動,讓裝修公司、業(yè)主盡可能地接觸智能家居,讓他們對智能家居形成一定的認知。同時,他們在家裝市場設置了智能家居的展示廳,讓更多的人接觸智能家居產品。京東智能也在AWE現場上,正式發(fā)布京東微聯“智慧家”戰(zhàn)略,并聯手家裝公司東易日盛推出首個落地C端的智能家居解決方案。
除了以上四大隱憂之外,還有一個隱憂是國內缺乏嵌入式操作系統。張俊透露,當年他曾向華為建議研發(fā),當時嵌入式操作系統被認為是噱頭,但是華為去年終于有所行動,認識到嵌入式操作系統是一個生態(tài),必須要有人去跟。因為如果安卓不開放了,對中國來說將是滅頂之災。
![美家網的微信公眾號二維碼](/static/images/qrcode_for_gh_b93fc7ecb945_128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