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6月在港股私有化,到今年轉戰(zhàn)A股IPO,不到1年時間,廣東東鵬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步子,顯得那么心急火燎。
今年6月,距離東鵬控股不過百余公里的佛山陶瓷企業(yè)蒙拉麗莎,在IPO路上苦守一年之后,終獲證監(jiān)會反饋消息。
小編注意到,近幾年來,相較于其他類型企業(yè)過會提速,唯獨被貼上“三高”標簽的建筑陶瓷企業(yè),始終引而不發(fā),似乎側面佐證了證監(jiān)部門對這種企業(yè)的審慎態(tài)度。
于東鵬控股而言,重回A股意味著公司市值的重估,這是企業(yè)內部產能飽和外部復雜的市場環(huán)境下,必須走的一步。
小編注意到,去年從香港退市之時,東鵬控股董事長何新明就對外界回應“心情復雜”。轉投A股,更像是何新明和這家45年老企業(yè)的再一場豪賭。
東鵬擁抱A股,是要募集29億元巨款,其大部分資金用于擴能提效,同時祭出10億重金向“大家居”轉型的大旗。這意味著,這家企業(yè)以后不單會賣瓷磚,還會賣地板、涂料和硅藻泥等。
不可忽視的擴能及擴張瓶頸
東鵬控股早已是國內建筑陶瓷界的“一哥”,去年營收規(guī)模達到51.90億元,蒙拉麗莎的營收規(guī)模不及“一哥”的一半,去年僅有23億元。
這家位于廣東清遠的企業(yè)連軸轉了45年,到去年出現產能飽和。
其招股書顯示,在今年一季度有釉磚產能利用率達到93.36%,產銷率達到111.15%。去年全年產能利用率是95.16%,產銷率為96.97%。
無釉磚產品稍稍遜色,今年一季度產能利用率及產銷率分別為91.40%和83.25%。公司的潔具產品去年產銷率一度達到121.28%,今年一季度也達到100%。
從這一點來講,擴能增產可能似乎勢在必行。
小編梳理發(fā)現,其擬募資及投入的7個項目,有5個涉及擴能或改造項目,涉及29.61億元募資總額的92%。
可見對于擴能增產,坐在老板桌背后的何新明是多么著急。
小編注意到,東鵬控股在港股的股價,基本在每股2.5港元到4.65港元區(qū)間浮動,加上香港市場對陶瓷工業(yè)股的低估,想融資近30億并非易事。
東鵬控股擬募投的5個擴能提效項目、總耗資超過27億元的項目達成后,新增的產能是否能被市場消化還是疑問。
數據顯示,近年來公司存貨規(guī)模逐步增大,從2014到2017年3月末,存貨賬面價值分別為9.85億元,10.20億元、9.74億元和10.33億元,占比各期末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43.05%,32.71%,33.30%和38.01%。
還有涉及環(huán)保、能耗以及人工帶來的成本投入,東鵬控股在招股書里稱,公司將在三線、四線城市進一步擴充銷售網點。不過,市場在不斷變化,門店擴充瓶頸或許會不期而至。
混戰(zhàn)“大家居”
有句話說,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作為瓷磚界老大哥從來就有這樣的野心,不僅要吃干榨凈瓷磚潔具業(yè)務,還要向周邊業(yè)務拓展。
前幾年介入潔具業(yè)務無可厚非,可是后來收購了浙江一家公司專門生產地板,東鵬控股的子公司東鵬綠家還生產硅藻泥涂料?缃邕@么大,讓人不禁為它捏了把汗。
從東鵬在港股的表現來看,港股市場的投資者,也用自己手中的錢表示了對東鵬轉型的不認可。
在此之前,被稱為夕陽產業(yè)的陶瓷行業(yè)已出現產能過剩,東鵬控股的瓷磚產品收入已開始出現下滑的趨勢。從2013年到2015年,瓷磚產品占比公司總營收從89.7%降至85.3%。
按照東鵬控股的思路,今后公司在瓷磚潔具地板涂料軟裝等領域“軟硬通吃”,向大家裝、大家居方向轉型。
但盯上“大家居”的又何止東鵬控股一家呢?
2014年,大自然家居(02083.HK)就已發(fā)力大家居,從地板發(fā)展到木門櫥柜業(yè)務。柏高地板、世友地板等多個地板企業(yè),都采取了相同的發(fā)展戰(zhàn)略。
就做床單的富安娜(002327.SZ)也不甘寂寞,也介入到大家居領域,不僅賣床上用品,而且開始延伸到瓷磚、墻紙、沙發(fā)等方面。
眼瞧著友商們動作頻頻,東鵬控股也坐不住了。
2015年,東鵬控股成立子公司,主要提供一站式采購服務,涉及主材、基材、家居、家電等多品牌集體式采購,董事長何新明對外表示,5年內要將“大家居”做成公司主業(yè)。
東鵬從瓷磚切入潔具衛(wèi)浴算是順勢而為,但是涉足地板涂料甚至家電家居業(yè)務,就很不容易了,加上國內主板市場過會速度及東鵬控股整合資源的能力,對于何新明來說,將面臨極大的考驗。